頂級交易員三十年心得:搞懂盤整的三條規律,你就能在趨勢前入場
我們都喜歡趨勢。
趨勢代表了行情的延續和持續的獲利機會。但在交易中,盤整才是常態。
趨勢無非就是價格不斷抬高或者下降,一旦價格不斷抬升或者下降停止了,趨勢大概率就結束了。但是盤整就大不相同:
可能因為缺乏量,可能是遇到價格牆,也可以在累積力量;
可能發生頂部和底部,也可能發生行情中繼中;
可能會出現假突破,進而誘多誘空。
當然更重要的是,盤整的結束往往代表著趨勢的開始。所以識別盤整,和抓住趨勢一樣重要,今天我們聊一聊盤整。
一、高檔和低檔三種盤整
高檔和低檔的盤整,就是在行情的頂部或者底部進行整體的形態,一共有三種形式:
第一種非吸收式盤整。
雖然有主動買單,但是沒有匹配的掛單,所以價格就停留在一個價格區間內。
你從報價產生的機制就能明白這個原理。價格的產生一定是一個買單一個賣單對應,只有買單沒有賣單,或者只有賣單沒有買單,都會導致價格沒法產生。
非吸收式盤整,一般成交量比較小,因為沒有成交。但一旦出現破位放量,說明市場達成了一致,基本就是趨勢行情。
如果沒有訂單流工具的話,你主要看K線。如果快速拉升後陷入窄幅震盪區間,而且K線實體都非常短,說明市場在選擇方向,此時一旦出現區間破位,就是順勢行情。
目前,EBC免費提供訂單流工具,可以説明識別破位時主力動向,從而把握行情主線。
第二種就是吸收式盤整了。
如何理解吸收,無論你買入多少單子,但是上方的單子源源不斷,你永遠也買不完,就好像你的單子被吸收了一樣。
更通俗的說法,這就是價格牆。
造成價格牆的原因很多:
①一個是對手方有莊家入場,不允許當前的價格趨勢走下去,所以掛了海量的訂單;
②還有就是冰山訂單,大機構把自己的單子拆成很多份,一個價格放一部分單子,所以你感覺你在不斷推動價格在動,但其實上面的單子你根本買不完,反而還把價格推到了莊家想要的位置。
無論哪一種情況,你都會發現明明出現了成交量放大,但是價格不能上漲,說明機構在上方封單了。一旦你籌碼耗盡或者放棄繼續上攻了,那麼離行情下跌也就不遠了。
在EBC訂單流工具中,有一個專門的指標叫做Delta,就是淨多單-淨空單的數量。如果淨多單數量放量,說明多頭正在發力,如果此時價格並未上漲,你就應該意識到上方存在封單了。
一旦Delta出現淨空單放量,就說明市場情緒變了,多頭的努力宣告失敗。
第三種就是累積盤整。
通過EBC訂單流工具你會發現,這裡的Delta不像吸收式盤整,淨多單和淨空單交替著,沒有明確哪一方更強,但是你會看到成交量在持續放大。
這說明多空勢均力敵,但是多頭有效阻力了價格下跌,說明這裡很可能形成底部。
EBC訂單流工具引入了第三個指標,叫失衡。所謂的失衡,就是一根K線中的某一個價位上,多單數量/空單數量>3,或者空單數量/多單數量>3,分別叫做多方失衡和空方失衡,代表多方力量占優和空方力量占優。
如果失衡連續出現三次,就叫做失衡堆積,說明一方擁有持續推動行情的力量。
你可以這麼理解,本來多空雙方勢均力敵,但是其中一方失衡,就說明手中還有更多籌碼,自然勝利的天平就會偏向於他。
所以當出現成交量持續放大,並且在突破區間時出現了失衡甚至失衡堆積,那麼大概率會出現突破的趨勢走勢。
通過EBC訂單流工具,可以清楚的識別成交量、市場封單和失衡價位,從而識別主力信號,現在即可免費領取。
二、盤整的假突破
當然,除了識別何種盤整外,盤整中更難識別的是假突破。
一開始就說了,盤整之後就是趨勢,但是什麼時候趨勢走出來,這個就是未知的。所以莊家只需要在某個價位上製造假突破,就會吸引跟風盤。
這樣對莊家自然是有好處的,如果是上漲前的盤整,這樣做可以拉低均價,提高整體盈利。但對跟風盤來說就不是好事了,如果趨勢走出來,就宣告你是套牢盤了。
所以識別盤整走勢的假信號非常重要。這也是威科夫交易法的精髓。
以底部盤整為例,威科夫交易法將他稱作是吸籌,就是多頭在推動價格上漲前開始收集籌碼。一共分為五個階段。
A階段,莊家會在觸底後迅速拉升,一方面收集了低位元籌碼,另一方面製造上漲的假像,但是隨後在高點拋售,導致很多跟風單恐慌拋售,這給了莊家二次買入的機會,推動價格新高。
我們之前說過,高點低點不斷抬升,是上漲常態的跡象,所以到這裡,很多人認為給了第二次買入的機會,但是沒想到又遭遇了一次拋盤。
從技術分析角度講,上探後再度下跌,並且創出新低,妥妥的是一個看跌走勢,但這恰恰是黎明前最後的黑暗。
威科夫交易法,闡述了盤整階段機構洗盤的手法,也提供了更精准的區間識別工具。
比如吸籌的區間,我們通常認為是通過拋售高潮和自動上漲的兩個價格確定的。而通過EBC訂單流工具,我們只需要從成交量籌碼分佈疊加中,找到成交量最大的區間,可以迅速確定價值區域。
成交量控制點是成交量最大的一個價位,通過引入,我們可以提前鎖定最後支撐的位置,從而決定要不要補倉迎接上漲行情。
威科夫交易法,作為公認的五大技術分析法則之一,同時也是唯一一種聚焦于主力行為的經典法則,其最新作品《威科夫2.0》在承繼經典的基礎上,又融合了訂單流工具,成為了一種更加精准的交易方法,目前EBC免費提供《威科夫2.0》。
三、行情中的盤整形態
前面的盤整主要還是高檔盤整和低檔盤整,你也可以理解為威科夫中的吸籌與派發。
在上漲和下跌過程中,同樣也存在著盤整,他們通常是整理形態。整理形態的作用,就是出清一部分獲利盤,並且洗出一部分不堅定的籌碼,從而讓行情更好的延續。
這裡的盤整和高檔低檔盤整有一些區別,他不是一個積蓄勢能的過程,更像是一個多空選擇方向的過程,決定了行情的中繼走勢。
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:
- 矩形形態
最常見的形態,向上向下都有可能,主要看破位後能否確認支撐或者壓力。
2、三角形態
分位對稱三角形、上漲三角形和下跌三角形。
對稱三角形也是選擇方向,多空均有可能,同樣也是看突破後的回踩確認。
上漲三角形,通常是頂部存在壓力位,但是下方低點不斷抬升,說明空頭無力讓價格走低,但是多頭卻在穩步取得優勢。
與上漲三角形相反的,就是下跌三角形。
3、旗形形態
下跌旗形,就是快速下跌過程中,出現了一個短暫向上的整理形態,但是隨後再度跌破加速下行。快速下跌好似旗杆,整理向上的走勢好似一個旗面,就叫做旗形。
與之相對的就是上漲旗形。
4、楔形形態
楔形形態,類似於旗形,但是趨向於收斂。
上漲楔形中,頂部下降的速度大於底部下降的速度,說明已經開始逐漸托底,賣方的力量看似很強,但是沒有嚇退多方。
與之相對的就是下跌楔形。
5、擴散形態
一般也叫做喇叭形態,通常就是高點不斷上移,低點不斷下移。這種形態通常反轉信號比較明顯。
一種是向上反轉的突破形態。
與之相對的是,向下反轉的突破形態。
以上就是在行情中的整理形態,通過這些盤整信號可以更好的識別行情的中繼走勢還是反轉走勢。
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的情況只是通常情況,在實際交易中,整理形態的出現都意味著市場在選擇方向,同時受到基本面、資金面和技術面多重因素的影響。尤其是基本面的消息,很可能會讓原本相對確定的走勢出現反轉,所以不要過分依賴形態走勢。
目前EBC研究院出品了《原油期刊》和《黃金期刊》,從最專業的視角提供基本面的切入點,並融合隱含波動率和價差策略,為交易者提供更全面的視角,目前可以免費領取。
總的來說,盤整形態作為趨勢之前的一種整理形態,代表了市場方向的選擇,如果你能精准識別盤整信號和所處的階段,那麼你就能抓住完整的行情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