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交易策略回測】你真的懂得如何檢驗你的交易策略嗎?
市面上有太多所謂的「神策略」、「保勝率模型」,但真正穩定長期獲利的交易者都知道, 策略再好,不經過科學回測,都是空談。 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「交易策略回測」的重要性、常見誤區,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回測結果,打造真正具備實戰力的交易系統。 一、什麼是交易策略回測( Backtesting )? 交易策略回測,是指將一套固定的交易規則(如進場、出場、停損、加碼)套用在過去的歷史行情數據中,以模擬當時如果照這套策略操作,會出現怎樣的績效。 換句話說, 回測是用過去測未來,是策略驗證的第一關。 二、為什麼回測這麼關鍵? 因為市場不會憐憫你的「靈感交易」,只有能量化、重複、可執行的邏輯,才有可能穩定產出。 以下是三個回測帶來的價值: 驗證策略是否具備長期優勢(期望值是否為正) 找出策略容易失效的市場階段(例如盤整或暴漲) 減少實盤試錯成本(時間 × 資金 × 信心) 特別是自動化交易與量化模型, 沒有經過大樣本回測,直接實盤就像蒙眼開車。 三、回測中最常見的三大誤區 1. 過度擬合( Overfitting ) 策略表現超好,但一換資料就崩潰?可能是你的模型太「貼合」歷史,但毫無泛化能力。 2. 用未來資訊做決策( Look-ahead bias ) 舉例:用 K 線的收盤價判斷當日是否要交易,實際上收盤價當天並未知道,這就導致結果失真。 3. 回測數據不完整 or 僅用單一行情階段 比如只用 2017~2019 年多頭走勢回測,策略當然好看;但一遇上 2020 黑天鵝、 2022 熊市,可能完全失效。 四、怎樣進行有效的策略回測? 想要策略回測真正有價值,請至少包含以下 5 個條件: 項目 說明 樣本數夠大 至少包含多頭、空頭與盤整行情,資料跨度最好超過 3~5 年 有避開未來資訊 僅使用當下可取得資訊,避免預知性錯誤 考慮交易成本 包含點差、佣金、滑點等,模擬真實情況 標準化風控 單筆最大風險、槓桿比、連續虧損等都需納入 含走勢分析 不只看總報酬,更關注回撤、獲利集中在哪些階段 你可以使用 TradingView 、 MT4 、 EA Studio 或 Python+Pandas 搭建屬於你的回測系統。 五、使用像 EBC 這樣的平台,讓回測結果更接近實盤 有些策略在回測時表現優異,一到實盤就因滑點、延遲、點差不穩等問題全軍覆沒。 EBC Fina...